2012年伊始,沪胶市场在弱势中创下一年半来新低,随后受泰国产区降雨和泰国宣布计划花费100亿泰铢以高于市场价格购买20万吨橡胶消息的提振,以及市场对于中国买家在传统假日春节之前补充库存的预期,橡胶市场价格随之有所反弹。但由于临近春节,轮胎企业普遍采取减产或停产,需求面没有得到有效提振,加上外围市场依然不容乐观,期价上行空间料将受到限制。
13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将塞浦路斯、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长期信贷评级下调2个级距,并将奥地利、法国、马耳他、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长期信贷评级下调1个级距,维持负面展望。标普表示,评级被调降主要归因于欧洲领导人在解除系统性压力方面做得不够,以及欧元区在12月9日举行的峰会在解决区内金融问题方面未能取得重大突破。而欧元区面临的主要下行风险来自衰退环境和投资者进一步避险所导致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虽然当前货币当局对欧元区危机的响应基本充分,但随着危机的发展,这可能有所转变,后市大宗商品价格也将跟随欧债问题的演变而变化。
从橡胶的下游需求情况来看,受宏观政策调整及上两年增速较高双重因素叠加影响,国内汽车市场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戛然而止。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汽车产销仅完成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与2010年相比增幅分别为0.84%和2.45%,同比分别回落31.60和29.92个百分点,产销增速为13年来最低。而2011年商用车产销也出现明显下降,全年产销分别完成393.36万辆和403.2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94%和6.31%。
汽车行业特别是商用车产销量的下降也对天然橡胶的需求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2月中国进口天然橡胶为21万吨,11月为24万吨,去年同期为18万吨,需求出现明显放缓。面对橡胶全球需求的走软趋势,后期的供应量预期却在增加。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12年橡胶产量可能增长5.1%,由去年的1086万吨升至1142万吨,令橡胶短缺情况由去年的缺少131,000吨,收窄至缺少77,000吨。
当前下游需求并未转好,这便直接导致了青岛保税区库存维持于高位。据了解,截止1月15日保税区库存为25.01万吨。相比之下,12月15日青岛保税区库存在24.73万吨。保税区市场近期整体交投依然不多,沉积库存消化缓慢,而港上仍有一定数量货物等待入库,只要仓库有地方,年前还会陆续存入,因此库存压力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临近春节,山东的轮胎生产企业陆续放假,为期2-3周,大厂初七左右开始复工,中小工厂需至元宵节才会大面积恢复生产。而其他地区的工厂放假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左右,部分大厂只在3-5天,因此市场采购也将开始逐步转淡。轮胎企业的放假,以及出库数量的减少,都说明春节前的备货基本结束。
反观近期的反弹行情,泰国南部降雨加重,导致供应担忧有所增加,加上国内已经全面停割,如果泰国割胶受阻,则可能影响供应。而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在于,泰国南部地区橡胶农户不满政府缺乏辅助,泰国总理颖拉承诺政府会认真考虑胶农所提出的要求。但此番政策措施较之前并无新意,加上目前印尼和马来西亚均未收到来自泰国方面共同收储橡胶的提议,此次保价为泰国政府的单方面动作,而根据目前泰国经济状况,能否出台实质性措施仍有待考证。
就目前来看,市场观望情绪普遍升温。轮胎销售疲软并未改善,缺乏需求面的实质转好,沪胶市场仍难打破震荡区间上沿。但海外原料水平和节后到货的偏高成本也限制了近期再度大幅下跌的空间,预计短期沪胶期价在24000-26000区间反复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