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关注微博
贵宾专享
决策系统
网站指导
网站指导
K线走势
K线走势
在线工具
在线工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金融 » 正文

中国外储投资多元化提速 欧元区债券成新目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1-06-28
核心提示:渣打银行最近发布的报告称,中国今年已将更多新增外汇储备用于购买欧元资产,并明显减少了美元资产的购买量。推断逻辑渣打银...

渣打银行最近发布的报告称,中国今年已将更多新增外汇储备用于购买欧元资产,并明显减少了美元资产的购买量。

推断逻辑

渣打银行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净增加额和同期购买美国国债数额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了以上结论。

渣打银行认为,除了从国内发出订单购买美国国债外,中国还借伦敦和香港地区的中介机构,而由于美国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按订单的发出国来进行国别统计,所以在计算中国美债增量时,应将英国和中国香港两地增量一并计入。

在将中国近年来外储的增加额与中国内地、英国和香港地区三地净购入的美债数额之和作了比较后,渣打银行发现二者在2011年之前差额不大,变化趋势相同,但这个规律在今年上半年被打破。据渣打银行的测算,二者差额在今年达到了1500亿美元,该数字占到同期外汇储备增加额的76%,换言之,中国最近新增的大部分外汇储备没有用来购买美国国债。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在报告中指出:“这显然说明中国已经开始实施从增持美债(元)转向外汇储备多样化的政策。”

转向欧债

问题随之而来,除了美债之外,中国外储还能买什么?此前,曾有建议外储应加大对黄金和大宗商品的投资,外汇局副局长王小奕最近在北京表示,用外汇储备来投资大宗商品并不现实。王小奕解释称,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额已经相当于当年全球黄金市场价值的22倍、当年全球铁矿石的12倍、当年石油的1.2倍,而这些资产每年供需缺口则非常有限。“现在每年黄金供需差仅300吨,价值138亿美元。这意味着大规模采购黄金就会迅速推高黄金价格。”他说。

事实上,外储投资“池子太小鱼太大”的尴尬一直存在,中投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2011年年初时曾表示,外储规模太大不便于进行有效管理,“很多市场是比较小的,一进去以后就把这个市场塞住了,这个市场就转不动了,池子太小鱼太大。去年投资韩债和日债都是这样。”

因此,从规模上看,欧元区的债券市场就成了现在唯一能盛得下外储这条“大鱼”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6月17日,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在北京表示,欧洲的经济复苏,以及相关欧洲国家走出债务危机,对中国至关重要。傅莹重申,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一直在增持欧洲债券。

渣打银行在报告中估计,中国今年对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所发AAA评级债券的投入约为15亿欧元;另外有10亿左右欧元则投在了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M)所发行的债券。报告还提到,中国今年前5个月还可能购买了大约240亿美元的德国、法国所发行AAA级债券,以及720亿美元的欧洲公司债。

报告同时指出,在今年前五个月,中国政府购买了价值近20亿美元的韩国国债,中国也对购买市场容量有限的亚洲国家主权债券表现出比以往更大的兴趣。

收益与风险

除了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之外,欧债的高收益率也被认为是吸引中国投资的主要原因,当前,欧元区债券收益率普遍高于美国国债,以一年期债券为例,其目前收益率要比美国国债高100个基点以上。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相对于欧元及其他非美元资产持有总量的增长,美元资产的变化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还是很小的。“相比美元,欧元债券的收益虽然高,但是风险也更大。”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蒋舒则认为,由于受国际结算和流动性因素影响,美元资产在外汇储备中的主体地位还是难以撼动的。加之欧元债券是由欧盟各国分散发行的,欧洲各国的财政和货币状况不一,相比美元来讲还是风险较大。
 


特别提示:本信息仅供您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站内短信(0)     站内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