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关注微博
贵宾专享
决策系统
网站指导
网站指导
K线走势
K线走势
在线工具
在线工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金融 » 正文

6月PMI创28个月新低 专家解读:紧缩政策见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1-07-04
核心提示:中新社援引新京报7月2日的报道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9%,创下自2009年2月以来最低点,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下滑。6月份中国...

中新社援引新京报7月2日的报道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9%,创下自2009年2月以来最低点,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下滑。

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官方数据和汇丰版本昨天双双出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PMI为50.9%,创下了自2009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这也是PMI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下滑。汇丰PMI为50.1,为近11个月最低点。

PMI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从官方PMI的各分项指数来看,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有所上升,上升1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尤其以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为最大,达到3.6个百分点。汇丰监测的新出口业务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并且创下2009年3月以来最大降幅。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也因此有所减轻,在这样的情况下,与上半年相比,中国央行的紧缩频率也将出现一定的下降。然而,由于实际负利率仍然高达200个基点,央行仍需要提高基准利率,以解决储户的“实际购买力”下降的问题。市场预测,央行可能在6月月度数据公布前加息一次。除此之外,第三季度再度加息一次的可能性也较高。

- 专家解读

PMI数据表明紧缩政策见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6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调,预示未来经济增长率可能继续降低。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PMI数据表明经济活动和通胀均在降温,紧缩政策见效,通胀有望于未来几个月见顶回落。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表示,PMI出现一定的下降,也表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软着陆”区域。 


特别提示:本信息仅供您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站内短信(0)     站内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