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关注微博
贵宾专享
决策系统
网站指导
网站指导
K线走势
K线走势
在线工具
在线工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金融 » 正文

通胀蔓延扣动全球紧缩扳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1-04-11
核心提示:  6月份之前中国还会加息。面对全球紧缩以及央行年内二次加息,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向《投资者报》记者这样判断。  4月7日...
  “6月份之前中国还会加息。”面对全球紧缩以及央行年内二次加息,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向《投资者报》记者这样判断。
  4月7日,全球最大经济体欧元区正式跨入货币收紧的行列。在当日的例行议息会议上,欧洲央行决定,加息25个基点至1.25%。这是自金融危机以来指标利率维持1.0%低位23个月不变之后的首次提高。
  当天,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的议息会议碰巧都在同一天。尽管日、英两国都维持原利率不动,但欧洲央行的加息之举,还是令市场震动不小。
  此前两天,中国央行刚刚宣布加息25个基点。现在,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与最大的发达经济体——欧盟,已经并行在加息轨道上。
  “欧元区加息,表明全球性的宏观政策将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步收紧。”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范为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迅雷表示,欧元区加息对中国而言是件好事,对中国抑制通胀阻击热钱都有利好,“中国单独加息的不利因素都将有所弱化”。
  “这将拓宽中国加息的空间。中美利息不成文的规定是保持在3个百分点之内,一旦欧洲加息传导至美国,间接拓宽了中国加息的空间。”银河证券的高级经济学家苑德军这样预测。
  从目前来看,美国也有消减量化宽松政策的迹象,美元加息似乎也不再是遥不可及。全球紧缩的集结号正在吹响。伴随着全球性紧缩浪潮,华尔街著名评级机构惠誉国际在最新一份报告中,已经下调了2011及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他们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10年的3.8%放缓至3.2%。
  新兴市场通胀高位承压
  在中国、欧元区相继收紧的背后,是一幅不断高企的通胀画面。从新兴市场到发达体,无一例外。
  自去年以来,多个新兴经济体的CPI早已是居高不下,率先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新兴经济体更早感受到“涨”潮汹涌。
  在金砖四国中,巴西1月份官方通胀指数——广义消费者价格指数为0.83%,达到2005年4月以来的最高纪录。交通运输和食品价格涨幅是推动该月通胀上升的主要因素。其中食品和饮料价格上涨1.16%,交通运输价格上涨1.55%,这两项指标导致通胀指数上升0.56%,对通胀的贡献率达到67%。而IPCA过去12个月已累计上涨5.99%。
  印度通货膨胀率由2010年12月的8.43%小幅回落至2011年1月的8.23%。据该国媒体报道称,该国燃料及电力价格1月份上涨11.41%。食品价格通胀率由2010年12月的13.55%上涨至2011年1月的15.65%。蔬菜价格上涨65%,洋葱价格几乎翻了一番。
  俄罗斯的通胀情况则更为糟糕。联邦国家统计局1月11日公布的最终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俄通货膨胀率为8.8%,与2009年持平。今年头两个月,其CPI均在9%以上,1月份9.4%,2月份9.5%。
  中国的通胀程度虽然不及上述三国,但近半年多时间以来CPI也一直站在4.5%的高位之上。何以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CPI普遍企高?
  “新兴体普遍在高速发展阶段,需求推动了价格上涨;同时由于大量制造业已经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所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之影响也更大。”和君创业咨询集团首席合伙人李肃说。
  面对CPI高涨的现实,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加息。据记者统计,金融危机以来至今,中国、巴西已是4次加息,而印度加息更是高达8次。
  除金砖四国外,其他新兴市场也饱受通胀之苦。最为典型的越南,在2010年CPI 9.9%的基础上,今年3月更是高达13.9%,创下过去两年来的新高。4月2日,越南央行年内第4次加息,也是过去不到两个月时间内第三次加息。
  发达国家渐露高通胀苗头
  现在,发达经济体也冒出了高通胀的苗头。
  光大证券4月6日发布的一篇题为“从全球复苏到全球通胀”的宏观研报认为,复苏由东往西传导的同时,通胀也在由中国-欧洲-美国的方向蔓延。
  情况确实如此。数据显示,欧元区通胀率3月份达到2.6%,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在过去4个月里均在欧洲央行设定的CPI上限2%上方运行,而且在商品与能源价格持续飙升下,通胀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
  欧元区首个披露3月CPI数据的德国,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月率上升0.5%,年率上升2.1%。通胀年率持续处于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另一欧盟成员匈牙利,2010年CPI较2009年上涨4.9%,涨幅比上年扩大0.7个百分点,在欧盟所有成员国中居第二位。自2009年4月份以来,匈CPI涨幅已连续21个月超过3%这一调控警戒线。
  而英国情况则更为不妙。英国央行可谓一直在高通胀和低增长之间纠结。在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的4个月中,英国通胀率从3.3%、3.7%、4%、4.4%一路上行。英国央行CPI目标值2.0% ,可以说英国已经面临较为严重的通胀压力。
  就在全球CPI集体“发烧”之际,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通胀水平也在悄然升温。在最近的4个月里,其CPI分别为1.1%、1.4%、1.7%、2.2% ,环比上升趋势十分明显。
  全球紧缩或将形成共振
  目前,全球通胀加剧已是共识。除前两年全球宽松的货币效应使然,近期极端天气以及中东和北非国家政局动荡带来的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无一不是通胀的助推剂。
  在此背景下,欧洲已经吹响政策紧缩的集结号,全球货币政策转向似乎也越来越清晰。
  半年前,中国就加入了紧缩阵营,新兴市场则更早就在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发达经济体中的大宗生产资料出口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国,因通胀压力早处于央行调控目标的高端区域,因此在去年就已启动加息过程,退出了货币宽松。
  市场人士判断,英国将是最有可能步欧盟后尘加入到紧缩阵营中的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
  事实上,在宽松中尝够了甜头的美国,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的加速和通胀水平的不断走高,美联储对量化宽松的态度也已经发生了细微的变化,鹰派官员开始不断发表收紧货币政策的言论。
  有外媒报道,近期美国费城、亚特兰大、明尼亚波利斯等地方联储主席均发表较为强硬的言论,认为美国经济已不需要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刺激。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3月29日称,美联储第二轮国债购买计划的具体实施规模可能较6000亿美元的目标少1000亿美元;费城联储主席普洛瑟则在4月1日表示,美联储可能必须在不久后加息,加息力度可能较大,具体将取决于美国经济前景状况。
  对此,农业银行高级专员何志成认为,这是美联储在试探着发出政策转向信号,也就是从原来的量化宽松转向紧缩,“不排除在6月底QE2结束后美联储就会倾向加息。”
  “英国、美国都有可能步入加息行列。”在他看来,美国极可能在今年稍晚时加息。
  “美国的QE2不仅招致发展中国家不满,他的同盟阵营里也是颇有微言的。现在通胀来临,他的盟友要自保就要转向紧缩,美国的宽松阵营还能维持多久?”一位具有官方背景的经济学家称。
  不过,对美联储加息,李迅雷没有这么乐观。他表示,美国的情形还有待观察,2011年肯定看不到美元加息,“明年有可能”。
  观察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还是能够为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提供支撑的。2010年四季度,美国GDP环比年率3.1%,茅于轼认为,这已经很不错,而关键的非农数据,也在好转。
  4月1日,美国劳工部公布3月份非农就业报告显示,美国3月非农就业人数增长21.6万人,创下2010年5月以来的最大涨幅,预期增长19万人。同时,美国3月份失业率继续下滑,降至8.8%,为2009年3月最低水平,预期为8.9%。
  对于国内,在全球紧缩的轨道上,中国再次加息的概率将大增,并且时间点不会太远。范为在4月5日央行宣布加息的当晚就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CPI进入5的恶性通胀警戒线,央行会再次加息。”
  李迅雷也认同上半年还会加息的观点,不过他认为,今后抑通胀更多会使用数量型工具,价格型的利率工具很难频繁使用,因为中国的市场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远不如欧美,还是数量型工具更管用。

特别提示:本信息仅供您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关键词: 通胀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站内短信(0)     站内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