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关注微博
贵宾专享
决策系统
网站指导
网站指导
K线走势
K线走势
在线工具
在线工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金融 » 正文

热钱正在退潮 货币回落或将持续半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3-06-19
核心提示:观察中国金融体系外汇占款的变动情况,笔者认为持续了半年有余的热钱潮在国内外经济和政治因素的作用下已在退潮。经济转型下...

观察中国金融体系外汇占款的变动情况,笔者认为持续了半年有余的“热钱”潮在国内外经济和政治因素的作用下已在退潮。经济转型下货币效应估计会转向中性,而“紧数量、低利率”货币政策组合重心也将由“紧数量”移向“低利率”。

当下商业银行信贷增速大体平稳但趋势向下,说明货币当局对信贷增长“平稳适度”的政策意图中含有偏紧的倾向。5月人民币新增贷款6674亿元,低于市场整体预期水平,也比上月实际发生数有较大程度下降,还大大低于去年同期数7932亿元。看新增贷款的部门分类,居民户贷款规模超过企业部门较多。而5月住房交易并没有呈现大幅回升迹象,显然,5月居民部门新增贷款远超企业部门新增贷款,是非金融企业部门新增贷款增长大幅下降的结果;而企业部门信贷大幅回落,恰是经济景气低迷、企业经营放缓的写照。

5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92%,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42个和0.73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01%,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46个和0.78个百分点;同期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债券回购方式合计成交21.85万亿元,日均成交9930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减少18.3%。在同业市场利率上升的同时,成交规模下降,说明同业资金趋紧并非源自需求上升,而是受货币投放减少的影响。

风险防范是今年货币政策指向中新增加的内容。实际上,即使没有政策指导和监管重点对风险防范的重视,商业银行自身也感受到了风险管理在现阶段经营中重要性的上升。自去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降的局面开始改变,不良贷款规模上升,依靠信贷总盘子的扩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保持基本稳定。今年以来,由于信贷持续高增长局面不再,不良比率开始上升。

从历史上看,中国是货币效用“积极论”的积极实践者。改革开放早期,货币深化的快速提高现象甚至让世界惊呼为中国经济领域的“货币之谜”。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货币增速从27%均速迅速回落到15%,并在世纪之交的几年内维持了稳定。2003年之后,中国政府再度成为货币效用“积极论”的积极拥趸,货币增速再上了一个台阶,年均达18%。进入转型时期后,结构调整重新成为经济扩张的主要动力,着眼数量扩张的货币政策工具难以承当领衔重任。从工具选择的角度,财政和产业政策是更能满足转型调整需要的政策工具。从近几年货币和经济间的表现看,货币、信贷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自2010年以来逐渐下降。作为一个典型的“投资型”经济体,中国的货币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货币扩张过程中的信用创造过程,即信贷放大过程实现。然而。由于基数上升和经济增长阶段的变化,信贷对投资增长的促进贡献却在不断下降。在经历了2009年“四万亿”超级刺激计划后,信贷对投资、投资对GDP的贡献率明显下降,相同信贷和投资水平带动的GDP增长降低。与此同时,充裕的货币却对社会的通胀预期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潜在通胀压力居高不下,导致降息等刺激经济政策难以及时出台。

因为当前由“热钱”推动的基础货币增长回升格局已变,基础货币投放增速和信贷投放的“双回落”,改变了宏观经济体系中货币增速的持续回升态势,中国M2增速在持续3个月回升后现回落,笔者预计这个回落趋势或将持续3至6个月,并还有2%至3%的回落空间。

显然,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要兼顾风险防范、经济增长和通胀管理等多种目标,是“三位一体”目标体系下平衡、协调的结果。在货币存量过多的情况下,管理通胀预期需要维持偏紧的流动性格局;在经济疲软的情况下,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由需要维持宽松货币格局,由货币刺激经济的习惯也使得宽松货币有着相当的诱惑力;出于防范金融风险和治理地方债务风险的需要,以及为改善企业经营效益创造良好宏观金融环境的需要,宽松货币和便宜货币又是最正确的选择。兼顾上述多元目标的结果,“紧数量、低利率”的货币政策组合该是货币当局的不二选择。在利率管制和货币市场不完善情况下,利率非市场化的环境使得看似矛盾的“紧数量”和“低利率”组合能够实现。5月的宏观经济数据表明,“三位一体”目标体系下价格管理目标的压力有所下降,“防风险”和 “保增长”的压力上升。在这种格局下,长期偏向“紧数量”的货币政策组合重心或向“低利率”方向偏移。

经济疲弱和货币回落将使资本市场表现出比以往更为复杂局面,股市整体在趋势上将难言乐观,债市在就“紧数量、低利率”的货币格局和风险压力上升的影响下,高等级产品将受推崇,杠杆比重下调压力上升,哑铃型投资策略或将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特别提示:本信息仅供您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站内短信(0)     站内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