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关注微博
贵宾专享
决策系统
网站指导
网站指导
K线走势
K线走势
在线工具
在线工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金融 » 正文

美联储加息周期临近 新兴市场债务风险凸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4-09-16
核心提示:国际清算行(BIS)称,由于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债规模已与其GDP总量相当,新兴市场债券投资者正日益变得更加容易受到利率...

国际清算行(BIS)称,由于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债规模已与其GDP总量相当,新兴市场债券投资者正日益变得更加容易受到利率和汇率的冲击。

BIS经济学家Michael Chui、Ingo Fender 和 Vladyslav Sushko在该行《季度评估》(QuarterlyReview)报告中表示,2015年,包括巴西和中国在内的企业需要债务再融资900亿美元,而2017与2018年至多需要1300亿美元。一旦国内经济放缓或美元走强,它们将面临挑战。

该行数据显示,2009至2012年间,新兴市场企业发行国际债券近3750亿美元,两倍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四年间的水平。外围利率走强或者本币走弱可推升债券收益率,继而可能拖累该国经济增长,损害发行人和包括国际投资者和当地银行在内的债权人的利益。

经济学家们还在该报告中写道:

除非做到相应的对冲,否则利率上升和汇价贬值将趋于增加这些债务的费用,减少企业利润或消耗其缓冲资本。

企业资产负债表承受的压力很容易就会扩散至其他行业,令持有这些企业债券的全球资管公司、银行和其他金融危机蒙受损失。

杠杆加速

全球低利率环境刺激了投资者对高收益率资产的偏好,也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得以扩大财务杠杆。该报告显示,2008至2012年间,在1/3的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债务增速高于利润增速。

美银美林报告显示,部分举债所得很可能被用于企业的资本支出。过去几年中,资本支出增长了近1/3。BIS的经济学家们表示,尽管廉价资金可以通过可行的投资项目促进经济增长,但它们也增加了企业的利率、展期和汇率风险。

该报告还显示,许多企业是第一次在海外债券市场发债,这意味着在“不利环境下”,投资者让它们进行债务展期的意愿如何尚未得到测试。其国内银行对于为债务再融资提供帮助的意愿可能也是有限的。

BIS指出,新兴市场的国内银行通过为规模较小的企业提供贷款,但是当借款者把钱从银行中取出以及不良贷款上升的时候,它们自己也会蒙受巨大损失。在这样的环境下,国际资管公司也会选择在同一时间撤资。于是在羊群效应作用下,这种负面效应将会被放大。

BIS报告的结论:

如果投资者对信用风险的担忧来自企业从银行或债券市场获得的资金无法获得展期,那么诸如上述的事态进展将会令市场对汇率冲击作出强烈反应。


 


特别提示:本信息仅供您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站内短信(0)     站内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