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关注微博
贵宾专享
决策系统
网站指导
网站指导
K线走势
K线走势
在线工具
在线工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金融 » 正文

欧盟去美元的八卦阵与腾挪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9-05-07
核心提示:美国砸向伊朗的新制裁大棒如期落下,同时美国针对八个(印度、韩国、日本、希腊、意大利、中国、土耳其和中国台湾)伊朗原油进...

美国砸向伊朗的新制裁大棒如期落下,同时美国针对八个(印度、韩国、日本、希腊、意大利、中国、土耳其和中国台湾)伊朗原油进口经济体的制裁豁免权也在日前终止。目前来看,日本与韩国已表示完全遵照美国的意见;印度则做出了大幅让步,将来自伊朗的原油进口量从国内占比的17%降到5%;中国选择了主动维权交涉,而希腊、意大利和土耳其等欧洲三国还在顽强死扛,表示不仅要维持进口伊朗原油的数量规模,而且还要另辟蹊径,以摆脱对美国的控制。三国之所以能有与美国强硬叫板的底气,背后仰仗的无疑是欧盟的力挺以及欧盟正在运作的“去美元”蓝图。

作为应对美国对伊朗经济制裁的核心要举,欧盟目前正在与伊朗合作构建一个名为INSTEX(贸易往来支持工具)的特别结算机制。据悉,INSTEX由德国、法国与英国三大欧洲经济强国担任股东,同时监事会由三国外交部各派一名高级官员加入。另外,INSTEX实施初期,欧盟和伊朗首先将进行食品、药品等部分贸易,然后延展到原油进出口领域,同时该机制将会对中国以及俄罗斯等经济主体开放。

对于欧盟的我行我素,美国当然看不顺眼,并多次提出警告,但欧盟这次就是铁了心地要绕开美国自立门户。观察发现,欧盟从伊朗进口的石油不仅价格上比其他出口地要低廉得多,而且欧盟取自伊朗的石油进口量占了伊朗石油年度出口总量的1/5,约为0.3亿吨,也就是相当于欧盟原油总进口量的9%。这么一大块的石油进口一旦遭到美国封杀,时下本已脆弱的欧元区经济所遭受到的冲击将不言而喻,而且像希腊、土耳其等国对伊朗的原油进口占到了本国原油进口之比的16%以上,同时作为欧元区核心国家的德国与法国,进口伊朗的石油占比也超出了11%,一旦被美国卡住了脖子,这些国家经济所受到的伤害无疑将会更深。

当然,欧盟要搭建起自己的贸易结算平台,还有更长远的战略诉求,那就是颠覆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运作机制。数据显示,SWIFT目前汇集了200多个会员国的上万家金融机构,自己的定位是一个中立的非营利性的银行间组织,但从目前来看,SWIFT基本采用美元作为结算工具,其他法定货币如欧元、人民币的采用率最多没有超过2%,因此实际上SWIFT已经完全被美国控制与主导,而且美国也经常拿SWIFT来对相应国家进行经济与金融封锁和制裁,并波及不少无辜者。对此欧盟大有愤懑与不快。

其实,在全力推出INSTEX机制之前,欧盟或者说欧元区国家已经在原油贸易领域展开了多方位的“去美元”行动,包括土耳其与伊朗开启了黄金交易石油的新法则,同时土耳其也与俄罗斯达成了类似的交易协议,而且欧元区和挪威的原油贸易早已采用欧元结算。不仅如此,参照伊朗、俄罗斯、中国等推出的以本国货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市场经验,欧盟也决定在2019年为原油创建欧元定价的基准价格,同时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用欧元结算石油与天然气交易的谈判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当然,非美货币在欧盟后者欧元区国家充当交易结算工具并不仅仅拘囿于在石油进出口领域,而是延伸到了许多贸易品种身上,比如土耳其已经宣布与所有国际伙伴开展“非美元”经贸往来的计划,并正准备利用本国货币与中、俄、乌克兰等国开展贸易,而且土耳其还与卡塔尔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另外,在名为“朝着欧元更强的国际化地位前行”的行动倡议中,欧盟委员会计划在能源、大宗商品、飞机制造等战略性行业增加欧元使用,支持引导金融交易以欧元结算。

增加外汇储备中非美资产的配置是欧盟“去美元”的重要一步。资料显示,继欧洲央行去年宣布增加等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后,今年以来德国央行和法国央行分别宣布将人民币列入外汇储备,同时比利时央行已经购买价值2亿欧元的人民币,西班牙央行与斯洛伐克央行均表示将投资与购买了人民币。根SWIFT的最新统计数据,英国在使用人民币的各国排名中位列第一,占人民币结算贸易交易的5.58%。

在增配人民币等非美资产的同时,欧盟各国央行也在积极吃进黄金,仅在去年,土耳其中央银行买入黄金就多达51.1吨,吞入量仅次于俄罗斯居全球第二。不仅如此,近年土耳其还从海外运回220吨黄金,其中去年从美国就运回黄金超28吨,同样,德国央行去年也将价值279亿美元的金条从美国运回国内,而且德国预计将于2020年完成全部海外黄金的运回;另外,荷兰、瑞士、奥地利、比利时、匈牙利等国均已宣布将陆续运回此前存储在美国等地的黄金。这一切,释放出的是对美元信用担忧的信号,其真实目的就是企图凭借作为美元最大“对手”的黄金来对冲与平抑美元所造成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

总体上看来,欧盟在美元面前摆出了博弈的八卦阵势,映射出的实际是经济格局重组之下经济主体的利益表达。欧盟成员国从初期的11个增加到如今的28个,欧元区经济规模翻了一倍,但欧元却一直被美元压在身下,尤其是欧洲每年进口价值3000亿欧元的能源,其中只有2%来源于美国,但却用美元支付80%的能源进口账单,而更让欧盟不可理解的是欧洲企业购买自己制造的飞机也要用美元结算,法国兴业银行承受的罚款还要用美元支付,欧盟由此产生的不平衡抗拒之心越来越重。用欧委会主席容克的话说就是“这一切实在是荒唐至极”。

是的,欧元面世至今已经30年,但至今依然未见作为,比如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欧元占比仅为20.7%,与占比高达61.7%的美元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全球外汇交易市场上,欧元的日交易占有量也不到16%,同样被占比为44%的美元远远甩在身后;至于在全球贸易结算、跨境支付与国际融资方面,欧元都被美元甩出几条大街。当然,与美元相比,欧元有着自身巨大的软肋与硬伤,比如欧元不是来源于主权国家的货币,欧盟也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构不成对欧元的坚实支撑等等。但令欧盟难以接受与认可的是,由巨大经济同盟撑起的欧元竟然还要随着美元的价值浮动而浮动,甚至在金融危机期间还难以独善其身。对于欧元来说,如果不能另起炉灶,也许永远就会被束缚在他人划定的跑道之中。

然而,欧元要取代美元甚至追评美元却并非易事,由此决定欧盟“去美元”的道路也将是无比艰辛与漫长。排除美元依旧高高在上不论,仅就欧盟内部而言,其实在“去美元”问题上就很难用一个声音说话,28个成员国中还有不少是美元的信奉者与追随者,让他们改变信仰与习惯难上加难。另外,英国“脱欧”还在路上,一旦生成,多少会削弱欧盟“去美元”的核心团队之力;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作为一个消费力很旺盛以及融资功能较为强大的市场,欧洲企业对其浸入其实已经很深,这就意味着,即便是欧盟有着明确的“去美元”政策导向,但存在于美国本土之上而拒绝使用美元,任何一个欧洲企业都将无法承受遭遇惩罚或者放弃美国市场的巨大机会成本;也正是如此,人们看到,在美国实施对伊朗经济制裁之前,包括法国的道达尔公司、希腊的海伦石油公司以及西班牙的Repsol公司等欧洲主要炼油商都做出了停止向伊朗购油的决定。看来,只要市场主体囿于自身利益而在“去美元”选择上不能很好地策应,欧盟“去美元”的努力效果就难免不打折扣。(证券时报)


特别提示:本信息仅供您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站内短信(0)     站内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