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关注微博
贵宾专享
决策系统
网站指导
网站指导
K线走势
K线走势
在线工具
在线工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胶评专区 » 机构专栏 » 正文

国产品牌汽车前路茫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4-09-19
核心提示:中国汽车工业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重要支柱产业。现在,中国汽车工业已经...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重要支柱产业。现在,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步入稳健的发展阶段。国内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毋庸置疑的吸引了世界各大车企对我国的关注,纷纷在我国以独资或者合资的形势建厂,还有一些高档车直接进口。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日趋成熟,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也从起步到壮大,但是受种种因素限制,今年1-8月份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却出现较明显的下滑迹象。根据历史数据可以看出从2012年至2014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比出现缓慢下滑趋势,淡季销售情况都欠佳的情况下区分不明显,但是年前年后销售旺季的时候,差距尤显巨大。

2014年1-8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长,但是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却小幅走低,这种情况只能说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虽然同比增加,但是远远没有赶上其他品牌乘用车的增长速度,今年1-8月份德系和法系乘用车市场占比增长比较明显。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了在我国汽车市场上自主品牌占有率却踏上下坡路,前方的路又在何方。我们归纳了以下几点:

原因一:国人消费理念“崇洋媚外”

在我国的近代史上,受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的影响,在我国消费者心中,国外进口或者合资的产品更值得信赖,汽车是高投资产品,消费心理尤显谨慎,加上国外品牌汽车更能彰显“面子”,所以同样价格、差不多配置的情况下,多选择进口或者合资品牌。

原因二:非自主车技术更趋成熟,可信赖性高

由于国外汽车行业起步较早,目前汽车技术更趋成熟,汽车品质更高、技术更显先进,小问题更少,值得消费者信赖,我国汽车行业起步较晚,核心技术缺乏,细节完善性缺乏,给消费者造成整体质量不良的印象。

原因三:非自主车价格下探

以前,非自主车由于本身技术更显先进,细节处理更加完善,流水作业更显成熟,价格范围多处于中高端,而自主车多占据中低端市场,但是近年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合资品牌等纷纷下探价格,进一步积压自主车空间。

原因四:自主车无可持续增强体系力

自主品牌目前尚没有形成可持续增强的体系力,一些自主品牌还停留在领导主观判断拍板、生产、销售这种模式上,而没有形成市场、研发、生产、销售、再回到市场反馈,进而再据此研发的闭环。

原因五:消费国际化

曾经自主车依赖的三四线城市,随着消费国际化的愈演愈烈,霸主地位也在不断被动摇。

原因六:品牌效应缺失

目前我国的自主品牌,无论技术多么先进,汽车质量多么好、服务体系多么完善,在消费者心目中仍是中低端的印象,品牌形象亟须改善。

原因七:限行限购城市增多

随着国内一线城市的全面限行限购,部分二线城市也加入战团,限行限购城市汽车上牌问题尖锐,难得摇到的号码,消费者多选择可承受的略显中高端的汽车,走中低端路线的自主车进一步受到挤压,个别城市经销商难以为继,渐渐退出个别市场。

中国品牌乘用车历经10余年发展,特别是近5年来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整车企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汽车研发水平大幅提升,汽车产品品质得到大大提升,产品市场覆盖率大幅提高以及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等。近两年自主品牌车市场份额的下降,其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今年1-8月份情况愈显糟糕,如果后期市场占有率继续丢失,中国将如巴西、加拿大一样沦为代工型汽车工业国家。其实无论是从技术、国人消费理念还是限购等方面考虑,归根结底是我国汽车行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体系和民族特色,产品低价低质饱受消费者诟病,品牌提升乏力,当合资品牌和合资自主品牌大举进攻自主品牌固有的三线、四线市场和10万元以下产品市场时,自主品牌只能节节败退。我们认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现在缺少的不仅仅是核心技术,更主要的是没有在国人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市场认知度太低,积极主动地传播中国品牌汽车正能量,营造购买和使用中国品牌汽车氛围,让中国车、中国梦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的主流文化迫在眉睫。


特别提示:本信息仅供您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站内短信(0)     站内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