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关注微博
贵宾专享
决策系统
网站指导
网站指导
K线走势
K线走势
在线工具
在线工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胶评专区 » 机构专栏 » 正文

看清TPP贸易协定 我国短期不会也难以加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5-10-08
核心提示:简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也被称作经济北约。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

简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也被称作“经济北约"。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2015年10月5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已成功结束“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达成TPP贸易协定,前后持续5年多的艰苦谈判告一段落。如果TPP得以在各国国会通过,一个占世界经济总量约40%且号称“历史上标准最高”的贸易集团将应运而生。

TPP加入条件

①贸易零关税;②全面开放服务业,尤其是金融、电信业;③限制国企竞争优势;④保护环境和劳工。

TPP贸易协定各方目的

美国: ①美国维持规则制定权威。美国总统奥巴马认为,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是要保证建立商贸管理等方面的高标准,中国要保持经济高增长必须开放本国市场,采取保护专利权等行动,促使中国最终适应TPP规则,而不是让美国适应中国的规则。TPP达成协议后再次发表声明表示,美国不能让中国等国家书写全球贸易规则,他呼吁国会两党支持通过该协定。

②美国以“服务业贸易”之长规避稍显逊色的“货物贸易”之短。服务业是美国的核心竞争力。发达经济体普遍以服务业为主,例如美国GDP的80%属于服务业,其14年服务业顺差超过2000亿美元,货物贸易逆差超过7000亿美元。因而相比于发展货物贸易,美国更倾向于发展服务业贸易。

小型经济体: 不少小型经济体表达了加入TPP的意愿,以期获得巨大的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市场。

TPP与WTO区别以及是否存取代之势

WTO对货物贸易有利,对服务贸易有心无力。传统的WTO的主要成果是GATT《关贸总协定》,目标是规范和降低国际货物贸易的壁垒,而且成果显著。但WTO的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并没有把服务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作为成员方的一般性义务,而以正面清单(positive approach)为主,需要对“服务贸易减让表”上的内容逐个谈判,由于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的利益分歧,在2001年多哈回合谈判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而陷入僵局。

TPP采用负面清单,追求服务业全面开放。而美国主导的TPP除了继续追求货物贸易的零关税以外,其一大特色在于追求服务市场的全面开放,主张用负面清单(negative approach)的方式来确定各成员服务业的市场准入,也就是除了规定不开放的领域以外,其余领域的外资一律享受国民待遇,比正面清单的要求高得多。

WTO仍然是目前参与国家最多的全球性多边贸易机制,而且是唯一一个能够包容全球各种不同发展阶段国家或地区的多边贸易机制。WTO拥有的最惠国关税(MFN)也是全球使用频率最高的优惠关税,其争端解决机制也在全球范围拥有约束力,这些独一无二的特征是当前任何其他贸易机制所没有的,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轻易放弃WTO。更重要的是,美国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意图并非希望以TPP取代WTO。从历史经验上来看,美国推动TPP和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主要目的还是想以区域经济合作来推动全球贸易体系的新一轮重构。

我国短期不会也难以加入TPP贸易协定

TPP对我国外贸的重要性:货物贸易面临冲击,中国外贸面临挑战。目前TPP包含了全球第一和第三大经济体,涵盖了全球40%左右GDP,包含了中国的第二和第五大贸易伙伴。而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42%,其中出口依存度达到23%。如果中国不加入TPP,则货物贸易将面临高关税等贸易壁垒,对出口乃至经济形成冲击。

我国短期不会也难以加入TPP的根本原因 :

①全面开放服务业,尤其是金融、电信业。 服务业开放涉及国家安全,中国暂难全面实施。而在服务业开放中,重点在于两大领域,一是金融服务,二是电信服务,要求减少这两大领域的准入限制,允许外资独资控股。但对中国而言,无论是金融还是电信等服务业的开放,都会使得国家安全致于风险之下。尤其是本轮股灾和汇率贬值过程中,显示的移动互联网和金融创新带来的即是机会也是风险,因而未来即便是开放,也应是权衡利弊、循序渐进的过程。

②限制国企竞争优势。 TPP的另一大创新在于严格的竞争中立政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有企业条款”。其实质是国有企业或政府商业行为的“公司化”,要求对国有企业的优势地位进行限制,包括强化反垄断法,不得对国有企业进行不当支持等。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很多国企的竞争力来自于垄断和政府支持,因而在TPP的规则下其生存将面临着重大考验。

③保护环境和劳工。 我国是处于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和低环保成本的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吸引外资的优势,而保护环境和劳工,必将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进而必将削弱我国竞争力。

我国短期不会也难以加入TPP的间接原因 :

①TPP正式生效尚需时日。 TPP目前只是达成基本协议,而正式生效尚需等待各国议会批准。但由于TPP争议众多,在缔约国内部就充满了争议。比如美国民主党就担心TPP消除贸易壁垒后会导致美国就业机会的流失,同时也担心在ISDS(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下美国主权会受损。而日本对于农产品的保护也是绝对的禁区。

②中国贸易比较优势仍在,TPP对中国冲击有限。 在WTO体系下,发达国家关税税率普遍较低、发展中国家较高。我国外贸以发达国家为主,货物贸易受TPP冲击有限,而中国的对外贸易以发达经济体为主,意味着即便中国不加入TPP,其对发达国家的货物贸易出口也仅是比加入TPP多了5%左右的关税税率,整体影响有限。事实上,虽然中国的出口在15年出现了负增长,但中国对美国、欧盟的出口占其进口的比重依然保持在历史高位、并未下降,说明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依然强劲。学界也已有定量测算,负面影响存在但有限。运用CGE模型,测算出不加入TPP,将对中国的实际GDP带来-0.14%的影响。

TPP:挑战与机遇并存 崩溃实属捕风捉影

①积极加入区域自贸区,突破TPP的壁垒。 中国已签署14个自贸协定。TPP的规则只适用于缔约国内部,而不适用于对外,各类双边或者多边自贸协定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因而我们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建立多重双边自贸区的辐条,与此同时,如果能够加快和美国的BIT(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包括推进从2012年启动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甚至积极加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包括东盟10国和与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的中日韩等国)等区域自贸区,就能进一步突破TPP的壁垒,拓展我国自由贸易的空间。

②服务业开放、国企改革,是挑战也是机遇。 如果我们能够按照TPP的游戏规则来积极改变,加入TPP也并非不可能。因而TPP协定对我们而言虽然是重大挑战,但也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因为国企改革和服务业开放都是目前改革的硬骨头,我国国有资产体量庞大,而利润率普遍低于同类的民营企业,这意味着国企改革如果成功,将极大提高中国经济的生产效率。而在服务业领域,无论是出国游的高增、学区房的高价、还是电影票房的新高等,都意味着服务业存在着巨大的需求,但是有效供给不足,如果能够放开服务业供给,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有望显著提升。所以说TPP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但绝非崩溃!

(以上评论源自《隆众资讯》,仅为撰稿人经验及观点 不代表本站立场)


特别提示:本信息仅供您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站内短信(0)     站内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