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关注微博
贵宾专享
决策系统
网站指导
网站指导
K线走势
K线走势
在线工具
在线工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胶评专区 » 机构专栏 » 正文

橡胶业的去产能危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5-12-29
核心提示:12月29日,和讯博主海边的老王发表了题为《橡胶业的去产能危机》的博客,以下是博客全文:上周去云南和合作伙伴开会,过一两...

12月29日,和讯博主海边的老王发表了题为《橡胶业的去产能危机》的博客,以下是博客全文:

上周去云南和合作伙伴开会,过一两天饭局,就遇见原来老同事们,算是我们的部门大聚会。其中一个老大哥已经退休,开车四处游荡,就说起朋友的一些事。某个朋友08到09年,种了500亩胶林,这两年陆续开割,今年收了26吨胶,包给两家人家种,自己赚10万,胶工赚10万。平均价格8块一公斤,最低6.4元一公斤。

我稍微一愣。

因为业内广泛流传的,云南省割胶有雇工不是自己割的盈亏点12500,这个成本是我计算出来的。那么,说明我错了。

实际上我犯了严重的常识错误,以为胶工收割的量是固定的,其实胶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以量补足。这个以量补足,不是去重复补刀,而是把收割的胶树数量扩大。

这个例子中,朋友最终补充了一句,新开割胶量不大,明年就陆续正常丰产,会继续增加割胶量,以弥补价格下跌。

虽然说总量数据并不知道准确与否,今年民营胶的数量下降是必然的,很多雇工割胶的,觉得收入低,不如养树,停下来不割也是有的。大致上,有人公布数据说,今年国产胶有64.5万吨上下。我并不知道这个数据从何而来,但姑且认为是有可能吧,那就比过去少了十来万吨。

与此同时,可交割的全乳胶今年是26.5万吨,明年呢?则可以增加到35万吨以上。

这是为何呢?

因为在这场去产能的过程中,大量的民营胶厂陷入困境。主要的矛盾来自于海外廉价胶的冲击,和全乳胶交割仅限于国营胶厂。这是合理的,因为交割品必须符合足够的量产和稳定质量,大量民营胶厂无法达到国家标准。这样就出现双轨制,可交割全乳胶并不是一个在实际市场上流通的品种,能够实际流通的,则是海外胶击垮国产民营胶。

在抢夺胶水的生存竞争中,与大公司争夺胶水的量越多,意味着民营胶厂死的越快。所以明年在增加了广垦为交割标的厂之后,大量的胶原材料会流向全乳胶,民营胶厂被挤出。

从某些数据来看,可以预估全乳胶的生产量会高达35万吨以上,这些胶不会流到市场上,而是成为交割物,成为筹码。

于是你可以理解,在黑色和有色暴跌的时段,为何橡胶走出独立行情。

但是有坊间意见阐述,为何不采取高关税壁垒去保护国产胶?

问题问的非常好,但是背景是中国的轮胎产能占世界一半以上,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上游橡胶产业和下游橡胶制品产业都有庞大的资本投入和就业工人。当高关税壁垒竖起的时候,就是轮胎产业和橡胶制品产业沦落的时刻。

所以国家非常为难,产业的上层游说和博弈,自然以民营工厂为主的轮胎产业在上层游说力量偏弱,然而危机重重的未来前景却是上层能看得到的,你如果让上百万的轮胎产业工人下岗,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最终,游说也没有达到最终的结果。

然而轮胎产业去产能的危机还是来到了。

中国的橡胶贸易一直是负基差,这就意味着上下游都是以压榨橡胶贸易商盈利。轮胎厂在橡胶下降的四年里,学会了不做库存,并向贸易商压价,远低于新加坡定价。这实际上让贸易商承担了价差亏损和仓储资金成本,同时没有盈利。

我们的橡胶贸易商做的是一种以身饲虎的佛家行为,大无畏的雷锋精神。最终,当然是无法应对上下游的压榨,于是就相互厮杀和转嫁风险,好的不过是赌眼光,差的当然是违约。

这也是上海的投资公司崛起为橡胶贸易环节的重要力量,保税区和其他地域的贸易商大量死亡的原因,因为上海的投资公司是把橡胶作为一个高风险的金融投机来做,以套利和对冲为主。

至今为止,保税区的很多公司没有采用对冲套利,因为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也缺乏人才。好的人才都被投资公司挖走。

轮胎业在靠橡胶暴跌的峰谷差和贸易商承担了大量风险后,获取了几年的暴利,这让轮胎业冲昏了头脑。记得几年前我在这里公开文章表示,轮胎业并不明白自己是怎么赢利的,所以他们会盲目扩张,最终陷入产能过剩和财务危机。

这已经实现了。

大规模扩张产能导致的恶性竞争开始出现后,低价冲击市场,引发国际贸易壁垒,美国、欧洲甚至俄罗斯都对中国轮胎发起反倾销措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同时国内基础建设和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导致内销轮胎尤其是全钢胎销量下滑。

在过去的11个月里,重卡连续下跌超过两成,占据了橡胶67%消耗量的全钢胎销量下滑。

轮胎业开始出现崩溃迹象,大量轮胎厂资金链断裂,并陷入倒闭的风潮。只是依赖地方政府建立的防火墙,支撑相互联保的轮胎业不要进入连锁反应,那将是致命危机。

2015年已经过去了,对于宏观上,坊间产生了极大争议。有许多研究者开始看多2016年经济,我个人并不乐观。实际上,我不仅仅看空2016年,也看空2017到2018年。

中国已经开启了去产能、去库存的大门,终于下决心走上这一个清理旧结构的过程。去产能,并不意味着国营体系会陷入危机,因为资本市场仍旧是天然的倾向于国家信用背书的国营资本。大量民营资本会陷入重灾区,而提供经济增长和大规模就业的是民营企业。国营体系在渡过去产能危机后,有可能依赖混合所有制提供经营活力,将现存的大部分民企再次挤压出局。

房地产业去库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五年以上。在公开的数据里,有6.9亿平米库存;而各个不同研究者,从统计局和国家部门来的数据,则分别认为有70亿平米,或85-90亿平米的库存。这也解释了为何2015年一线城市销售良好,但房地产投资却持续下滑的原因。

农民工已经失去购买能力,因为城市群的聚集才能产生就业机会,他们也不会回到三四线城市去,然而一线城市的房价他们是买不起的。大量的库存却集聚在三四线城市。一线城市则已经可供出售的核心地带土地已经逐年减少。

这个去产能和去库存化的现状,也就是明年不能带给大宗商品刺激的格局。

而大背景中,无论美联储如何迟钝的应对货币正常化,都是一个美元回归周期。美国的就业已经好到连犯罪记录的劳工也开始被企业大量招收,通胀很有可能突然间就来到美国。这样,我们可以观察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是否真正验证。

美联储已经不可能停下美元加息的脚步,掉头实行降息是最大的笑话。

我们观察外汇储备和经常项目,就会明白市场已经做出反应,中国必然面临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压力。当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压力同时实现的时候,就会出现流动性危机。央行会采取多次降准的行为来对冲流动性枯竭,但是降息在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大背景下,已经没有多少空间。

这对于市场憧憬会继续降息和大规模宽松的研究者来说,他们并没有理解中国政府和央行面临的困境,已经没有多少政策腾挪空间。

我个人的看法是政府必须承认经济规律,必须认同经济周期是市场的正常波动,以人定胜天的行为去对抗经济周期,并不是一件理性的事情。

当然深层次的剖析,我们就到此为止了。

在云南的时间里,因为我一些虚名,连续接到数个求助的信息,希望帮助融资,可想而知,产业链危机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我只能给一些圈内朋友转过去信息,但我身边的投资人以悲观者居多,此时持现的本能远大于投资扩张,我其实是无能为力的,抱歉。

我从来不认为经济危机是一件坏事,只是各国政府都这么认为;华尔街和各国权贵知道大规模的货币宽松紧缩潮汐,可以洗劫那些没有资产只有储蓄的大部分中产,在洗劫完之后,债务缠身,就要问那些跟风持有资产的中产要税收和利息去补充债务了。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你永远持有,哪怕是房产。

除了你的家庭。

而你的家庭,依赖于你的世界观和财商。


特别提示:本信息仅供您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站内短信(0)     站内对话(0)